“天一重组”笼罩微妙气氛
-一汽天汽重组,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已定。
传闻已久的天津汽车工业集团(简称“天汽”)并入一汽集团终于变成了现实。一番痛苦的挣扎后,天汽忍着“刮肉”之痛将夏利50.98%的股份“嫁”入一汽,希望借力渡过难关;没有花费一分钱便吃下天汽的一汽不仅赢得了经济型轿车平台,而且重夺车坛老大的地位。
不论谁是赢家,值得回味的是,“天一重组”为中国汽车工业以三大汽车集团为主体的格局作了历史性定格。
说不出的微妙气氛
6月14日目睹了整个重组签字仪式的记者总觉得整个仪式有说不出的微妙气氛。
首先是一直使用障眼法宣称“天一重组毫无影子”的一汽,直到签字关头才向记者宣布谜底,而且将宣布的地点选在了人民大会堂。出席的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吉林省、天津市领导阵容庞大,使“天一重组”带上了浓重的政府色彩。
尽管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特地向记者强调,“天一重组”是市场与企业的行为,政府只起到推动作用,但不容回避的是“天一重组”确实顺应了政府的意愿。
签字仪式上一个不容忽略的细节是,进场的记者都被交代在新闻稿中要使用“联合重组”的字眼,而不是重组或合并等。双方高层在发言中也再三强调“天一重组”不是简单的重组,而是“强强联合”。
不是简单的重组,那又是怎样的重组?记者发现,本次重组公布的准确消息是“采取股权转让方式”,即天汽将其持有的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84.97%股权中的60%(占夏利公司总股本逾50%)转让给一汽,同时还将其下属华利公司所拥有75%中方股份全部一次性转让给一汽。
与国际上重组案惯用的股权互换相比,“天一重组”的股权转让显得极其微妙,天汽在出让股权的同时并没有得到一汽一分股份,与其说重组,不如说是并购。尽管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和天汽集团董事长张世堂在签约仪式的讲话中特意将天汽放在了前面,但仍然无法掩盖天汽被一汽“吃掉”的事实。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事后对记者说,之所以微妙处理是为了照顾天汽面子。
敏感的裁员问题
此外,在国际上通用的重组“三板斧”(裁员、卖不良资产和推新产品)中,一汽掌门竺延风否定了前两者,只是强调“我们将力推新产品”,因为促成双方合作的的最大推动力就是双方产品的互补性。
在股权转让方式中,一个最大的疑问是,受让了天汽夏利股份的一汽并没有对天汽人员作任何交代,此前“天汽要转让股权必须裁员4500人”的说法没了下文。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一汽要的只是天汽的股份,并没有要任何人,包括总裁张世堂在内。
天汽并入一汽,债务和冗员依然是个敏感的问题。据透露,“天一重组”谈判一直较为艰辛,症结在于一汽不想要天汽的债务和冗员,而天汽则害怕重组后难以解决人员去留问题。毕竟天汽拥有6万名员工,而年产仅7万辆汽车,不及产能的一半(根据有关专家推算,6万人的企业需要达到20万辆年产量才能赢利)。
对于两大集团重组后是否会有人员调整的敏感问题,一汽掌门竺延风在签字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汽和天汽都不会裁员。然而,巨大的冗员和债务问题将使天汽面临巨大挑战。
“天一重组”从目前来看,似乎一汽是最大的赢家。但贾新光认为,一汽曾经在控股沈阳金杯时因无法掌握金杯的“核心”股份金杯客车而最终退出,拱手让与华晨。因为有前车之鉴,一汽显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摆在一汽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天汽转让的股份妥善和有效改制好。
汽车产业格局变阵
毫无疑问,分别位列中国汽车工业与经济型轿车“龙头”位置的一汽与天汽的此番“碰撞”带给中国汽车行业的震动不亚于一次地震。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的说法是,整个中国汽车业的格局已经定下了调子:要以三大汽车集团为主体,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三到四家能够与国际竞争的一定规模的集团。实际上,这一格局已定格为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
张小虞对此的看法是,全世界有18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大集团,它们占有全世界80%的市场份额,而真正大企业只剩下“6+3”格局(即拥有6家年产400万辆规模的企业和3家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还不入围前景堪忧。
据张小虞透露,下一步被并购的将会是南京跃进汽车集团(又称“南汽”),“南汽与上汽正在谈,我估计差不多了。”张称,今后的重组并购将会打破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与地方资本的区别。
神秘的丰田嘉宾
在6月14日“天一重组”签约仪式上,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尽管双方高层强调“天一重组不涉及任何外资成分”,但记者发现参加此次仪式的丰田公司人员多达10人,连日本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和丰田汽车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服部悦雄也亲临现场,显示了丰田对“天一重组”的极大关注。这似乎为《日本财经时报》曾经报道丰田将与一汽合作制造高档红旗车提供了一个佐证。
业内人士认为,丰田与一汽合作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贾新光认为,夏利股份转让给一汽之后,丰田最大的可能将会是以购买一汽轿车或夏利B股的形式实现与一汽的合作,可能效仿当初美国通用准备购买柳州五菱B股以达成合作的做法。
来源:中国汽车网 02-6-18
|